抽动症

七岁孩子抽动症,挤眼睛,吸鼻子怎么办?儿科专家谢玉明解读

  看着自家七岁的孩子不时地挤眼睛、吸鼻子,作为父母的你可能会感到既困惑又焦虑。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实则可能是儿童抽动症的表现之一。别担心,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资深儿科专家谢玉明医生,他将为我们详细解析这一现象,并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

  认识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抽动或发声行为。它可能涉及面部(如眨眼、皱眉)、头部(点头、摇头)、四肢乃至全身多个部位。谢玉明医生解释说,这种病症通常起病于学龄前至青春期初期,男孩比女孩更易受影响。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虽然这些动作看起来奇怪甚至令人不安,但它们并非孩子故意为之,而是大脑与神经系统之间的信号传递出现了些许混乱所致。

  为何会出现抽动症状?

  关于抽动症的具体成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心理压力都可能扮演一定角色。例如,家庭紧张氛围、学业压力过大或是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都可能成为诱发或加重症状的因素。谢医生强调,了解并尽可能减少这些外部刺激,对于缓解孩子的病情至关重要。

  如何正确应对?

  1.保持冷静与耐心:首先,家长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对孩子的症状表现出过度的关注或批评,以免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相反,应该以理解和支持的态度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2.寻求专业帮助:一旦怀疑孩子患有抽动症,应及时带孩子去看儿科神经专科医生进行评估。谢玉明医生提到,专业的诊断不仅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还可能需要借助脑电图等辅助检查手段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3.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抽动症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及行为疗法等。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其中,认知行为疗法被证明对改善症状非常有效,它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并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4.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尤为重要。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适量的身体活动也有助于减轻症状。此外,限制屏幕时间,尤其是避免暴力或刺激性强的节目内容,也是有益的措施之一。

  5.加强沟通与支持:与学校老师和其他照顾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让他们了解孩子的特殊情况,以便在学校也能给予适当的理解和支持。同时,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谢玉明医生最后提醒各位家长,大多数患有抽动症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好转,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及时干预以及持续的支持与关爱。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健康成长。

问医生

更多文章

亲,已显示全部哦~